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熱門搜索:
P760/01_2760nm單模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
VCSEL-20-M激光控制驅動器
ZNSP25.4-1IR拋光硫化鋅(ZnS)多光譜(透明)窗片 0.37-13.5um 25.4X1.0mm(晶體/棱鏡
HB-C0BFAS0832x4 QPSK C波段相干混頻器(信號解調/鎖相放大器等)
Frequad-W-CW DUV 單頻連續激光器 213nm 10mW Frequad-W
ER40-6/125截止波長1300nm 高摻雜EDF摻鉺光纖
SNA-4-FC-UPC日本精工法蘭FC/UPC(連接器/光纖束/光纜)
GD5210Y-2-2-TO46905nm 硅雪崩光電二極管 400-1100nm
WISTSense Point 緊湊型高精度光纖傳感器解調儀(信號解調/鎖相放大器等)
CO2激光光譜分析儀
FLEX-BF裸光纖研磨機
1030nm超短脈沖種子激光器PS-PSL-1030
高能激光光譜光束組合的光柵 (色散勻化片)
NANOFIBER-400-9-SA干涉型單模微納光纖傳感器 1270-2000nm
IRV2000-1X350-2000nm 1倍紅外觀察鏡
S+C+L波段 160nm可調諧帶通濾波器
本文聚焦激光融合制造,從全局視角討論該工藝在柔性微納傳感器制造中的應用形式,依次介紹了激光增材、等材與減材三種制造方法,并重點分析加工機理與典型目標材料,突出了激光融合制造在柔性微納傳感中的技術優勢。之后具體展示了激光融合制造在柔性物理、化學、電生理與多模態微納傳感器中的典型應用,并對相關研究及最新進展進行討論。最后,針對該領域現存技術挑戰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總結與展望。二、激光增材制造激光增材制造,即利用激光作為局部能量源,將納米前驅體材料加熱熔融(還原),并經燒結、累加、逐...
研究背景微螺旋結構在微機器人、手性超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領域有著重要應用,這些應用都對微螺旋結構的尺寸、形貌提出了較高要求。飛秒激光雙光子聚合(TPP)技術能夠實現亞微米精度的真三維加工,十分適合制備上述這種具有復雜形貌的三維微結構。傳統雙光子聚合技術采用單點直寫曝光方案制備微結構,其效率較低。高效率加工需要昂貴、精密的運動控制系統配合,這限制了相關制造技術的實用性。近年來,光場調控技術的快速發展豐富了激光加工手段。結構光場已被用于單次曝光快速制備微螺旋,但所設計的螺旋光場可調控...
1.背景介紹浸潤性是固體表面基本的物理化學性質之一。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都進化出了特殊的浸潤性表面以適應所處的復雜生存環境,例如荷葉具有自清潔功能、水黽能夠在水面上跳躍、蚊子眼能夠在潮濕環境中防霧、昆蟲會滑落進豬籠草口袋中等(圖1)。研究發現,固體材料表面的浸潤性主要由其化學組成和微觀幾何形貌共同決定。具有特殊浸潤性的表面在能源利用、化工制造、醫療健康、****等應用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特殊浸潤性尤其是浸潤性(也即超浸潤性“superwettability”)成為了當前微納...
一.背景介紹進入21世紀后,光子集成技術(PIC)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之一。原因無外乎兩方面:其一,信息技術的應用達到了新的爆炸點,諸如大數據、人工智能、高速網絡、虛擬現實、量子信息等等都對具有低能耗、超高算力、可高速重構的光子器件提出了迫切需求;其二,光子集成技術自身也在不斷突破,片上器件的性能和成本不斷降低,達到了驅動新產業生態的門檻。在這一背景下,薄膜鈮酸鋰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光子集成材料。鈮酸鋰(LiNbO3)由于其優異的電光和非線性光學特性、相對較高的折射率和較寬的...
一、背景介紹隨著二維材料的快速發展,具有高功率、脈沖、窄線寬、可調諧等多種特性的半導體激光器已經問世。其中,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憑借體積小、壽命長、波長切換靈活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光纖傳感、激光雷達等領域。此外,光頻域反射、法布里-珀涉、光柵傳感等具體應用場景對激光器的調諧性能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調制光柵Y分支型(MG-Y)激光器是分布式布拉格反射激光器的分支,具有波長調諧范圍寬、波長切換速度短、邊摸抑制比(SMSR)高等優勢,基于MG-Y激光器構建的應用系統成為了重...
單模泵浦激光器是一種用于為光纖激光器、光纖放大器等提供泵浦能量的激光器件,它以其高電光轉換效率和單模光束輸出的特性,在光通信、工業加工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單模泵浦激光器的核心機制基于受激輻射理論。當泵浦光照射到摻雜介質時,介質中的鉺離子吸收光子能量,從低能級躍遷至高能級,形成粒子數反轉狀態。此時,若外界光子(信號光)通過介質,會觸發受激輻射,釋放與入射光子完*相同的光子,實現光信號的放大。這一過程需通過諧振腔(由全反射鏡和部分反射鏡組成)反復反射光子,增強受激輻射效應,最終...
研究背景受限于地面引力波探測器的臂長及振動噪聲,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等地面探測器主要關注kHz頻段的引力波信息。為探測更為豐富的mHz頻段引力波,如中等質量黑洞并合及中等質量黑洞雙星繞轉等,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應運而生,主要任務包括歐美的LISA計劃及我國的太極計劃、天琴計劃等。空間引力波探測利用星間激光干涉技術測量引力波引起的星間pm級位移波動,進而反演引力波信息。受限于衛星載荷重量及功耗,激光干涉測量系統高度集成多種功能。在完成干涉測距的前提下,需加入絕對距離測...
封面展示了緊湊型光纖進、光纖出的周期極化鈮酸鋰(PPLN)薄膜脊型波導器件。該器件結合了準相位匹配的設計靈活性和波導結構的高功率密度優勢,具有轉換效率高(比塊狀晶體高出2~3個數量級)、功率損耗小、結構緊湊等優點,適用于瓦級頻率變換。一、背景介紹周期極化鈮酸鋰(PPLN)晶體是基于準相位匹配(QPM)原理,將常規的摻鎂鈮酸鋰(MgOLN)晶體的內部疇結構設計并制作成周期極化結構(又稱為光學超晶格結構),幫助提高晶體的非線性變頻特性。它可以利用晶體的最大非線性系數,實現晶體整個...